25.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990浏览:

【问题】
    25.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由此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2分)
    (2)右图是有关修德养性的一副对联。下联是【    】。(1分)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3分)
    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贏;“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吾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甲][乙]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已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
    25.(1)和谐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甲
    评分:共1分。
    (3)同学们,刚才双方的辩论都十分精彩。“和而不同”是面对不同见解时的--份平和与豁达,是与人意见相左时的理解与尊重。因此说,"和而不同”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社会交往。
    评分:共3分,能综合双方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