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①(其一)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张九龄文章ID:45059浏览:

【原文】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问题】
    8.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9.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分)

【参考答案】
    8、D
    9、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