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①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②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为江南第一。曾为王子猷(徽之)吹奏三调。③绿窗:罩有碧纱的窗子,诗词中多指女子居室。④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问题】
    6.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暗写离别之情。
    B.此二句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物,织成了一副浩渺幽清的画面。
    C.从“惊破”一词来看,词人有惊喜之意,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而去。
    D.“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有共同之处,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景物,用他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
    B.下片运用顶真,想象梦醒后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
    C.本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
    D.本词以“流水无情”反衬出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离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
【参考答案】
    6.C(不是惊喜之意,而是怨恨之意)
    7.B(不是梦醒后,而是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