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选段一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A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A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选段二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
选段三
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放声大哭,叫道:“师父啊!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
【问题】
12.选段一中的A是谁?选段一画线处在整本书中有什么作用?(3分)
13.结合选段二分析本部书的语言特征,并概况三藏的性格特征。(4分)
14.“一部取经史也是一部孙悟空的成长史”,结合选段一、选段三分析孙悟空的性格发展。(3分)
【参考答案】
12.(3分)老君(太上老君)(1分);悟空蹬倒丹炉,落了几块砖,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1分),为下文取经路上经过火焰山大圣与罗刹女、牛魔王大战,三调芭蕉扇作铺垫(1分)。
[解析]这题考察的是人物辨识及故事情节了解。只有对名著充分的阅读,展开对上文情节的联想,才能答准。
13.(4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一句体现语言的诙谐幽默(1分);“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一句体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分)。本段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三藏的一心向佛,意志坚定,不被富贵美色所动摇(2分)。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必考点,概况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或语言特点,不能盲目贴标签。
14.(3分)选段一更多表现了孙悟空身上的“猴”性,性急,无拘无束,敢于反抗;选段三则凸显了孙悟空身上的“人”性,听闻师父被吃的伤心,对现实的遗憾,无一不体现人的七情六欲。
[解析]本题涉及人物的发展变化及主旨的体现。只有对情节清晰,人物认识深刻,勾连主旨方能准确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