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6217浏览: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敗北。鲁庄公惧,乃献逐邑罗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日:“子将何欲?”曹沫日:“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堿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一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好力:好勇,好斗。②遂邑:地名。③盟:盟誓订约。④倍:同“背”,违背。

【问题】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B.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C.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D.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日:“子将何欲?”(3分)
    (2)颜色不变,辞令如故。(2分)
    9.请联系曹沫在齐鲁会盟中的言行,分析其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7.(3分)C
    8.(5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
    (1)桓公手下人没有人敢动手,(1分)问道:“你想于什么?”(字词1分,句式1分,共2分)
    (2)(曹沫)脸色不变,(1分)言谈从容,和原先一样。(1分)
    9.(4分)要点与评分:能够分析出“忠君爱国、胆识过人、从容镇定”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接近即可)能够联系“在齐鲁会盟时劫持齐桓公”、“胁迫完齐桓公后脸色不变,言谈从容”、“舍命夺回被齐国侵占的土地”其中的两点细节得2分。(只摘抄原文,没有分析,酌情给分)
    示例:①曹沫忠君爱国,舍命夺回被齐国侵占的土地;②他胆识过人,在齐鲁会盟时劫持齐桓公;③他从容镇定,胁迫完齐桓公后脸色不变,言谈从容。(三点完整写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斗武,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次都打了败仗。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柜公,桓公手下人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齐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走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谈从容,和原先一样。桓公大怒,想要违背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却)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们土地。”这样,桓公就归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夜归鹿门歌

    【原文】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

  • 自咏

    【原文】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

  • 山行

    【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 十五从军征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

  • 碎砚诗

    【原文】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③;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