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之”。寻②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③,闻者皆惮之。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注】①第:尽管,只管。②寻:不久。③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动。④造:前往,到。
【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包拯即解官【归】养( )
(2)犹徘徊不忍【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12.选文表现了包拯的美德,下列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2分)
A.至亲至孝
B.为官清廉
C.执法公正
D.严峻刚直
13.说说“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参考答案】
10.(1)返回,回家
(2)离开
11.(你,指盗)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12.B
13.这句话交代了以往“讼诉不得径造庭下”的惯例,也揭示了“吏欺”、不能让“讼诉”者真正申述的弊端,引出下文包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从侧面表现了包拯的为人亲民、做事刚毅、执法公正等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