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6544浏览:

【原文】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②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③,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常虞卿列传》)
    注:①赞:介绍。②蛋: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问题】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得十九人僧从    ②所识旁乏者得我与
    B.①左右未有所称诵    ②不以千里称也
    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    ②陈康肃公善射
    D.①遂以毛遂为上客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6分)
    (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毛遂入,按剑追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指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参考答案】
    5.(2分)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每处1分)
    对1处1分,两处2分;画三处对两处的得1分;画四处得0分。
    6.略
    7.(6分,各3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句意合理,即可得分)
    (1)希望您就把我作为后备人员带着前往。三个词各一分。“愿”,希望,请让我;
    “以”,让(我)、把(我)、用(我)、拿(我);前往、去。
    (2)毛遂进入,用手握着剑柄逼迫楚王,用利害关系劝说他,致使楚王立刻签订了合纵的盟约。(注意“说以利害”的倒装现象)说,劝说、劝、说服;致,导致、致使,让;说以厉害,倒装句式现象,一点1分。
    8.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