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发布时间:2021年3月3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7094浏览:

【原文】
    家风
    ①《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就是良好的家家训。
    ②何谓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这样的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④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⑤民间,在决定女儿婚烟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⑥家训家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⑦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子里的品格。
    ⑧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思,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作家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中国近代的进步学者,酷爱读书,涉猎广泛,杨绛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中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览群书,这为地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有美好的家风,给子女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⑨家风凝成国风,国风系于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问题】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家风”的认识?(不少于30字)(3分)

【参考答案】
    19.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20.引出下文有关家训的论述,充当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引用《三字经》中的话,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1.举例论证,列举杨绛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杨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培养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的观点,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22.示例:培养良好家风,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我的爸爸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深受爸爸的影响我现在也经常帮助别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