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问题】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④彼不【知】我也: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13.【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14.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0.(1)亲自
(2)奔走效劳
(3)听说
(4)了解
11.C
12.①(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②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13.【甲】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乙】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
14.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