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1年3月2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7384浏览:

【原文】
    谈谈“工匠精神”
    ①我们一般把具有高超手艺的人称为匠人,并将这些人身上具有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称为匠人精神。
    ②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工匠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和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逐渐被冷落,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的生产。但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
    ③有些人认为工匠就是重复从事同一件工作的劳动,完全没有创造性,这其实是对工匠的误解。事实上,工匠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生产活动中,设计图纸、设计标准都是要依赖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来完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然离不开技艺精湛的工匠。微信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工匠从事的工作大都是重复的,好的工匠往往能从重复性的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很多事实表明,企业技术的创新不仅源于专家和工程师的功劳,也源于工匠的努力,他们在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精湛技艺,不仅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工具,还发明了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北宋时期,沈括撰写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梦溪笔谈》;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由此可见,“技进乎道”,中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
    ⑤只是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途的。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除了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外,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业。
    ⑥有人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进。精进,即不仅有兴趣,而且能自律,更有强大的韧性和抗挫力,从而不断推进自身在本职岗位和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贡献价值,持续助力社会的发展。

【问题】
    13.第④段中,“技进乎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接近完美了。
    B.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再进步了。
    C.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做人方面的道理。
    D.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万物变化的规律。
    14.下列概括不符合第②段、第③段和第④段段意的两项分别是【    】(4分)
    A.工匠精神的定义。
    B.当今工匠精神重要的原因。
    C.工匠精神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
    D.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
    E.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15.简述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4分)
    16.第③段两处加点词语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
    17.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哪段可以放在第回段后面?请简述理由。(4分)
    【甲】有一次,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一边看电视一边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乙】日本家喻户晓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坦言: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

【参考答案】
    13.(2分)D
    14.(4分)A    E
    15.(4分)(2分)承接上文内容——阐述人们观念上对工匠和工匠精神认识不足,会产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2分)引出下文——中国近代史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不是很有利。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只回答“承上启下”,得1分)
    16.(4分)(2分)“都是”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重要程度,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要性;(2分)“大都是”表明工匠从事的重复性工作居多,但并不绝对,有的工匠从事的工作也不完全是重复性的。两处词语不能删除,表明本文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17.(4分)(1分)乙段放在第⑥段后面
    (2分)本段借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话,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专注等,与该段中心相符。(1分)甲段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与本文任何一段的中心都不相符。
 

顶一下
7
77.8%
踩一下
2
22.2%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