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摆渡人
(1)三月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三山坳采枞树菇。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到大同水库的渡口,请求摆渡人把我们送到三山坳的入口。
(2)诺大的大同水库,只有一条孤零零的渡船,渡船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摆渡人。摆渡老人的胡子、头发全白了,他看起来和他的渡船一样老,悠闲地坐在船舷上抽着旱烟,长竹篙还没被打湿,看来今天他还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3)听我们说要去三山坳,摆渡老人头也不抬地伸开五个手指,那意思是管我们要五块钱渡费。
(4)爸爸一咬牙,说:“行吧。”爸爸又说:“下午三点,还得麻烦你去三山坳把我们接回来。”
(5)摆渡老人又伸开五个手指。
(6)爸爸又咬咬牙,说:“行。”
(7)摆渡人说:“钱口现在就给,不给钱就不撑船。
(8)爸爸气得牙痒痒,没想到大清早就碰到这么个“势利眼”,但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口付了钱。
(9)我像麋鹿一样兴冲冲地跳上渡船,船很快就开了。【骨瘦如柴、麻杆一样的摆渡老人,撑起船来却是虎虎生威。】他将长长的竹篇插入水库,再用力一撑,我们的船便像大鱼一样向北岸游去。
(10)三山坳的枞树菇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枞树菇。我相信,只要你喝过一碗枞树菇汤,你就会一整天盼着喝第二碗。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盼望中决定去采枞树菇的。
(11)船终于靠岸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船。“老人家,别忘了下午三点来接我们。”临下船时,爸爸仍不忘提醒摆渡老人。
(12)老人的船开走了,我们也急不可耐地钻进了树林采蘑菇。
(13)时间就在我们不知不觉的采集中到了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树林赶到河边,却不见渡船等在那里。
(14)摆渡老人当真把我们给忘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们站在岸边一直等了三个小时,连船影儿也没看到。
(15)“早知道他是个势利的人,肯定不会来接我们了!”爸爸虎着脸说。“这种人啊,一点儿诚信也不讲,当初就不该先把钱交给他!
(16)就在这时,我看到大同水库的水面上亮起了一星微火,一只船掌着渔灯向我们开来!船越来越近,终于靠岸了。我们借着渔灯看清了摆渡人的面庞——摆渡的不是先前的老人,而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17)“不好意思,现在才来接你们。”摆渡少年说。“怎么搞的,现在才来!”爸爸气呼呼地说。
(18)“实在对不起,我爷爷在大竹埦挖野竹笋时不小心摔断了腿,来不了了。我们本来要把他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去,但他说他早上答应了几位渡客,嘱咐我今天无论多晚也先要把你们渡回去,他自己还躺在大竹埦的泥地里……”少年说着留下了眼泪。
(19)我看见爸爸坐在船舱里慢慢地低下了头,他一定是在为错怪摆渡老人而羞愧吧——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错怪一个好人。
(20)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同水库早已经干涸,河上早就没有了渡船,但我依然会想起那两位摆渡人,以及黑夜里的那盏渔灯。
【问题】
18.第(7)、(8)段中的“口”处,应依次填( )( )。(2分)
A.的 B.地 C.得
19.根据小说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
爸爸“没想到”的表现
|
导致爸爸“没想到”的具体事件
|
第一次
|
(1)
|
大清早,爸爸碰到一个“势利眼”——摆渡老人要求先行支付渡费,且价格不菲。
|
第二次
|
爸爸气呼呼地说
|
(2)
|
第三次
|
(3)
|
(4)
|
A.写摆渡老人身体外形的瘦弱,为了反衬其身体素质的强健,所以撑起船来虎虎生威。
B.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工作十分卖力,所以才有后文摔断了腿。
C.写摆渡老人身体瘦弱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收到十元摆渡费后的兴奋心理。
D.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他工作态度认真,为后文派孙子接客人作了铺垫。
21.文中多次提到“渔灯”。表面上,“渔灯”指的是【 】;实际上,作者借此暗喻了【 】(4分)
22.在自己不小心摔断了腿之后,爷爷会对孙子说些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推测。(不超过80字)(5分)
爷爷说:“【 】。”
【参考答案】
18.(2分)C B
19.(6分)
(1)(1分)气得牙痒痒
(2)(2分)到了约定时间,摆渡老人没有来,只来了一位少年
(3)(1分)坐在船舱里慢慢低下了头
(4)(2分)摆渡老人兑现对渡客的承诺(不顾自己受伤需要治疗),派他未成年的孙子来接渡客(如果写“自以为是地错怪了一个好人”,只能得1分)
20.(3分)D
21.(4分)夜晚渡船用的照明工具
摆渡人温暖而诚信的心灵
22.(5分)(称呼1分;交代事件缘由2分;嘱咐孙子去摆渡客人2分)
示例:孙子啊,早上我收了几位渡客的钱,答应下午要去接他们的。现在天黑了,你赶紧去,帮我把他们渡回去吧!先别管我,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