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石是一种收藏的宝石。它石质精美,耐人品味,经济价值较高。

发布时间:2021年4月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7539浏览:

【原文】
    砚石是一种收藏的宝石。它石质精美,耐人品味,经济价值较高。
    我国砚材丰富,石质各异,品种多样。鉴别砚台的真伪,不仅要看它的砚材产地、石质、纹理特点,而且要看它的石品、纹理、雕刻手法、镌砚装饰是否与其制作的时代特点相吻合。砚台作伪一般是在砚材上。歙砚(龙尾砚)因传世及流入民间的较少(指砚材开采时间短而言),所以作伪相对较少。歙砚使用的砚石宋代开采就很少了,只在乾隆时期又开采并使用,所以大部分流传的是歙州产的砚材,而不是婺源的龙尾砚。
    端砚由于石料名贵,经济价值高,加之所用的石材一直大量地开采,所以市面传世的伪品也多。伪造者多用类似、近似的石材雕琢,但石质瘦硬,不温润,也无光,完全没有幼嫩密实的特点,虽然也经过精细雕琢,但由于石质劣次,所以不上档次。作伪者还经常在石纹上做“伪眼”,所以辨别“眼”的真伪,要先确定此砚石出自何坑,如端石的“鱼脑冻”与“胭脂晕”只出于下岩的大西洞。只有大西洞的特殊条件才能培出高贵的纹理,别的坑洞不会出现这样的纹理。如果石质不具备大西洞的特点,有“眼”就可考虑是伪作。这就需鉴赏收藏家们在石材纹理的认识与辨别上下功夫。必须了解各名坑出产石材的纹斑特征,才能准确地鉴别。名贵的砚材,自古就价高。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中载:“圆石青紫色者,琢而为砚,值可千金。”圆石为子石,是端石中的的佳品,产于下岩西坑。
    端砚好,也是因为雕琢好,是出自名手雕刻。名手雕刻,各具风格。要提高鉴别的能力,就需要学习《砚史》、《砚谱》、《端溪砚谱》、《歙州砚谱》、《西清砚谱》等各代名人的专著。这些作品中对砚史的发展,砚材的品种、砚台的作用及用途、砚石的纹理与装饰的特性、砚台的鉴赏与收藏,均做了详尽的介绍。

【问题】
    5.从原文看,以下对“端砚”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砚的石质温润,有光泽,质地幼嫩密实,所以容易作伪。
    B.端砚的石纹上特征是“有眼”,如“鱼脑冻”与“胭脂晕”等等。
    C.端砚雕琢精细,常常出自名手雕刻,各具风格。
    D.端砚的砚石具有高贵的纹理,而且开采的坑洞不同,纹理不同。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鉴别端砚真伪具体方法的一项是
    A.鉴别与比较砚材,看是否具有端砚的石质和纹理特点。
    B.查验石品、纹理、雕刻手法、镌砚装饰是否与其制作的时代特点相同。
    C.留意“眼”的特征,查看是否在石纹上做了“伪眼”。
    D.学习《端溪砚谱》等名人的专著,了解不同砚石的纹理与装饰的特性。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歙砚”又叫“龙尾砚”,正宗的歙砚应该是婺源的龙尾砚。
    B.“端砚”比“歙砚”伪品多,原因是它经济价值高,不易鉴别。
    C.“眼”要与石质特点相符,否则,有“眼”就可能是伪作。
    D.“端砚”好,是因为它的砚石很珍贵,而且雕刻手法各具风格。

【参考答案】
    5.A(端砚的石材特点不是“容易作伪”的原因)
    6.D(学习名人专著能够提高鉴别能力,但不是鉴别端砚真伪的具体方法)
    7.B(注意:这里是“‘端砚’比‘歙砚’伪品多的原因”而不是“端砚伪品多”的原因,加之文章中也没有端砚“不易鉴别”这样的说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