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张炎《高阳台》寄托的是南宋将亡的愁恨,但有人说这样的评论太牵强。说说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说理由。(4分)
高阳台
[南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断桥、西泠,都是西湖风景点。
【参考答案】
第一种答案:赞同第一种观点。作为南宋词人,看到了国家在走向衰败的现实,词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这个意思,但是词中写的对春天的惋惜、哀怜,是可以间接表达词人对南宋的感情的。
第二种答案:赞同第二种观点。既然词中并没有一词半字与政治有关,完全可以看成是作者感物伤时的作品,硬要将它与南宋的衰亡联系起来,确实有些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