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南方高原上人口分布最广、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9356浏览:

【原文】
    作为中国南方高原上人口分布最广、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有着丰富的祭祀和礼仪文化体系。其中有一项古老而神秘的祭祀表演,就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称作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彝族古戏“撮泰吉”。
    “撮泰吉”系彝语音译,“撮”意是“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玩耍”,连起来讲就是“人类演变的戏”,简称“变人戏”。每年阴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是“撮泰吉”演出的时段,演出目的旨在扫除人畜祸患,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演出期间,活动多集中在夜晚,地点则以本村寨为主,有时也会受邀到附近的村寨演出。如今“撮泰吉”演出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失传,唯有威宁的裸戛村还保留得相对完整。
    学界一般认为,“撮泰吉”属于古傩戏的一种。傩戏是多种宗教文化混合的产物,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戏剧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然而,“撮泰吉”的传承在当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表演者的后继无力。“撮泰吉”的传承秉持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原则,但相比从事傩戏表演,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宁愿选择经济效益更显著的外出务工,长此以往,势必发生传承者的断层。其次是投入上的紧缺。据威宁县非遗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财政投入过少,保护意识淡薄,文化理念落后,常常导致“撮泰吉”的保护丧失动力。再者,专业人才的匮乏和研究队伍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撮泰吉”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撮泰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就天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因此对“撮泰吉”的保护并不是作博物馆标本式的封存,而是以活态的形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融入时代的发展之中。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在加大监管和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形成强烈的宣传意识和有效的运作机制。社会方面应积极寻找“撮泰吉”与当代文化的合作开发路径,譬如舞台展示的改进、依附于民族节日进行外向式开发以及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等等。这些举措时于“撮泰吉”的生存和生长都将是关键而必要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撮泰吉”的保护,其研究工作却更须谨慎而行。“撮泰吉”虽然存活于崇山峻岭之中,长期与世隔绝,很晚才揭开其神秘面纱,但如今在多方的关注下,仍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异。研究者在田野考察中尤须谨慎“辨伪”,仔细甄别传统沿袭的原生态“撮泰吉”和经过讹误扭曲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撮泰吉”的传承工作,避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偏离客观认识的“泛傩现象”。唯有立足本土和本民族进行研究,防止从案头到案头的泛泛之谈,才能真正澄清发生在“撮泰吉”认识上的种种误区,阐明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剧发生学上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8日10版)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彝族有着丰富的祭祀和礼仪文化体系,而古老而神秘的祭祀表演“撮泰吉”就是其中的代表。
    B.彝族“撮泰吉”的演出时间和地点都相对集中或固定,时间大多在夜晚,但地点虽以本村寨为主,但有时也会受邀到附近的村寨演出。
    C.“撮泰吉”是多种宗教文化混合的产物,弥漫着宗教色彩,体现了彝族这~古老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
    D.“撮泰吉”传统的传承原则和现在许多年轻人宁愿选择经济效益更显著的外出务工也不愿意从事傩戏表演,致使表演者后继无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彝族古戏“撮泰吉”被称作中国戏剧活化石,但其演出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失传,唯有威宁的裸戛村还相对完整地保留着,让我们得以观看。
    B.对“撮泰吉”的保护既不能封存,也不能封闭,积极寻找与当代文化的合作路径,对于“撮泰吉”的生存和生长都将是关键而必要的。
    C.“撮泰吉”的传承在当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投入上的紧缺导致“撮泰吉”保护丧失动力,这是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问题。
    D.对“撮泰吉”的研究一定要谨慎,要仔细辨别原生态的“撮泰吉”和经过讹误扭曲的部分,做好“辨伪”利于更好地做好传承工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像“撮泰吉”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有必要的文化情怀,不能因其缺少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就不重视,不保护。
    B.在现阶段,对“撮泰吉”的保护必须形成合力,管理部门既要加大监管和投入,也要形成强烈的宣传意识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C.对于“撮泰吉”最好的保护井不是作博物馆标本式的封存,而是要以活态的形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融人时代的发展之中。
    D.对于“撮泰吉”的研究一定要立足本土和本民族进行研究,不能只做泛泛之谈,如此,才能真正澄清认识上的种种误区。

【参考答案】
    1.C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偷换了原文的修饰限定词,原文为“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
    2.C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投入上的紧缺……是当前最亟须解决的问题”于原文无据。
    3.A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撮泰吉”本来就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