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米芾文章ID:50038浏览:

【原文】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纱飞楼百尺连。
    三峽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②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后文的“铁瓮”即指镇江城。②画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乐器,声音哀厉高亢。③沧州: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从望海楼起笔,“近”“飞”二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楼的高耸和凌空飞腾之势,富有动感。
    B.颔联在“江声”前冠以“三峡”,“帆影”前冠以“六朝”,使诗歌意境得以扩展,可谓妙趣横生。
    C.颈联两句对比鲜明,蕴含色彩、远近、事物趋向等方面的对比,组构成一幅完整而富有情趣的画面。
    D.尾联以“忽忆”领起,由景及情,诗人由眼前春花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不禁茫然失落。
    E.诗人立足“望海楼”,从仰视、俯瞰、远望等角度着笔,绘成多幅美好图画,也投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1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6分)

【参考答案】
    14.AD
    【解析】A:本诗从望海楼所踞的城池(镇江城)写起,“近青天”写起,“近青天”写镇江城地势高:D.“由眼前的春花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理解不准确,“何处是”暗指作者找不到让自己赏心悦目的地方。“春花秋月”是虚写,这里象征美好的自然景物。全句可理解为:到哪里去找真正的美景乐事呢?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不禁茫然、失落。
    15.(6分)【参考答案】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而描绘的图景。(1分)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这是实,“三峡”二字,让江声带着三峡的凶险奔涌而来,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这是虚。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这是实,“六朝”二字使帆影承载着历史的盛衰,又引动了作者举樽饮酒的豪情,这是虚。(3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景与情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在空间、时间上大大扩展,引人驰骋想象,韵味无穷。(2分)
    【解析】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这本是诗人登临后的亲见亲闻亲感,但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山峡”“六朝”二字,景与情就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的雄巍,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两句以诗人的见闻感受突出望海楼高大久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