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发布时间:2021年8月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2日作者:黄遵宪文章ID:50544浏览:

【原文】
    夜起
    黄遵宪①(清)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②。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①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②鹅击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理解:晚上风雨交加,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激烈撞击、晃动,令人难寝。夜起之时风雨终于暂时停止了。我期盼早点天亮,又担忧俄国侵占国土,以致坐卧不安。
    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狭小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天下之人都在沉睡不醒,置风雨飘摇而不觉。

【问题和参考答案】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千”“百”声。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解析】“以声衬静,表现夜晚的宁静”错。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百”声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照应下句“雨横风狂”。
    B.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
    C.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
    D.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
    15.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你结合相关的诗句分析。(6分)★★★
    【答案】(1)首联写以檐铁千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2)颔联上句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渴盼时局好转。下句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
    (3)颈联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民族前途微茫,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4)尾联“我”独立于斗室,联想(想象)到此时民众都在酣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一点2分,答对3点可得满分)(从比喻或景情角度作答亦可得分)
    (古诗答题注重诗歌特点,此题之关键在于两个词“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而“含蓄蕴藉”为重点。含蓄表达多为典故、借代、双关、象征、寓情于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