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分析刘沧《长洲怀古》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908浏览:

【问题】
    分析刘沧《长洲怀古》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
    长洲①怀古
    (唐)刘沧
    野烧原空尽获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苹藻②,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释】①长洲:苏州古称。②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参考答案】
    同:①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让人回味。②与前文形成对比(衬托),突出情感表达。
    异:《长洲怀古》结尾乐景衬哀情。《越中览古》结尾是哀景写哀情。
    【详解】首先要分别理解本诗和李白《越中览古》结尾的意思,分析各自使用的技巧,然后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分别作答。先看本诗的结尾,“风静寒塘花正开”,这里写“风静”“寒塘”“花”,这是写景,属于以景结情,风儿平息,花儿正开,这显然是乐景,开放的花儿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活力,而从上面可以看出这里的古迹是荒凉的,二者形成对比,显而易见这是以乐景衬托哀情,表达伤古之情。再看《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鹧鸪飞”是写景,这也是以景结情,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是哀景,以哀景衬哀情;现实是这样的荒凉,而曾经是“宫女如花满春殿”,今昔形成对比,在对比之中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最后分析两首诗歌结尾的异同,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共同之处是以景结情,同时都与上文形成对比;不同之处,景的特点不同,所以一个是乐景衬哀情,一个是哀景写哀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