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陈之藩文章ID:51244浏览:

【原文】
    谢天
    陈之藩
    (1)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2)我刚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3)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4)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所谓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5)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6)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而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于这位外国老太太想起我的儿时,由我的儿时,又想起一串很奇怪的现象。
    (7)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一个小孩子,成天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
    (8)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有新的发现。这是一本非科学性的文集,专载些爱因斯坦在纪念会上啦、在欢迎会上啦、在朋友的葬礼中,他所发表的谈话。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就连那篇亘古以来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飞来一笔:“感谢同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其它的文章,比如奋斗苦思了十几年的广义相对论,数学部分推给了昔年好友的合作。这种谦抑,是科学史中是少见的。
    (9)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最完美的人格所构成的一个最完美的故事。介之推之所以不言禄,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的。
    (10)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任与他商量报酬问题,他说五千。主任说:“给你五千,如何给一个大学毕业生呢?还是算一万五千元罢!”
    (11)为什么介之推与爱因斯坦专干这类傻事?因为他们懂得: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就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感谢众人、感谢上天的感觉。
    (12)有一个人问一位文学家,我记得是雨果罢,“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都要烧掉,只许留一本,应留什么?”雨果毫不犹豫的说:“《约伯记》。”约伯是《圣经》里面的介之推,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13)回头想一想,五六十年来的中国比我七八岁时的思想能强几何呢?无论哪一行、哪一界,如果多是自吹自擂、自欺自骗,没有做太多真正的事,没有建立太多真正的功,自然而然不会有谢天的感觉,觉悟也自然是狂妄而幼稚、无法与无天。我们的思想界,需要约伯的精神,需要介入推的觉悟。这个觉悟: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结晶。感天之情,无由表达,还是谢天罢。

【问题】
    17.文章第(4)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试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18.文章第(6)段中“又想起一连串很奇怪的现象”,在文中指哪些现象?(3分)
    答:【    】
    19.文中写到了“介之推不言禄”的故事,简要分析引入这个故事所达到的效果。(6分)
    答:【    】
    20.结合文中“谢天”的含义,举文外的例子谈谈你对这种心怀的赞赏之情。(5分)
    答:【    】

【参考答案】
    17.①表现自己因年幼无知而不懂敬天的顽皮、胡涂。
    ②与结尾照应,为反思五六十年来中国思想界的狂妄幼稚、无法无天作铺垫。
    18.①祖父母明明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过活,他们却要感谢老天爷。
    ②爱恩斯坦总是谦抑地认为自己的成绩、贡献源于他人。
    ③爱因斯坦、介之推等人功绩很大却不看重甚至拒绝报酬。
    19.①介之推的故事与爱因斯坦、约伯等同类材料一道,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②介之推的故事与其他材料相配合,证明了“谢天”思想是古今中外共同的道理。
    ③介之推的故事,与今天中国思想界的现实形成对比,强调“谢天”思想的可贵,具有反思意义和警示作用。
    20.(5分)评分标准:本题5分。针对文中“天”的具体内容(上帝神灵、父母祖先、事业前辈、工作伙伴、机会命运等),举文外的正例、反例加以阐发、证明均可。观点1分;例子2分;简析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