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宋代诗人梅尧臣评价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发布时间:2021年9月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1460浏览:

【问题】
    宋代诗人梅尧臣评价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200字左右)(10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杜陵:作者的故乡。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
    我赞同梅尧臣的评价(点明观点)。[角度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旅外早行,所见之景很多,所以难写[一层];作者选取代表典型景物的五个名词性短语,不着一个动词,却简洁而又合面地描摹出旅途见闻,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二层]。[角度二]这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上写旅途景色,实际上既含有“早行”的条件,又含有旅途的艰辛和羁旅的愁思[一层],作者固然是“早行”,但板桥上的“人迹”,分明表示“更有早行人”,作者似乎在惊佩,似乎在懊恼,但都表达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二层],寥寥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总结]
    [10分,表明观点,1分;分角度分析,6分,两个角度各3分;语言表述,3分;结构层次,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