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6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苏轼文章ID:52279浏览:

【原文】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①
    苏轼
    高亭②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髙山上。

【问题】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
    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寂寂”“苍苍”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蕴含“羁”、“孤”两层意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B.(从本句看,高亭久废,不再供人观赏,下面池塘用来养鱼,给人荒凉之感;从全诗看,作者被贬黄州,深感冷寂。所以,“废”字不蕴含“除旧迎新”的喜悦。)
    (2)(4分)
    示例:同意(1分)。七八句中写不知从何处来的鹳鹤,在夕阳中哀鸣,让人感到凄凉孤独(1分)。全诗写作者在被贬黄州期间来到高亭,归途中看到春天即将过去,天色已晚,人寂竹苍,而自己有家难回,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在夕阳中独自悲鸣的鹳鹤,实际是以鹳鹤自比,表达寄居异乡的“羁孤”之情(2分)。
    【评分参考】①表明观点(1分)。②阐释七八句句意(1分)。③联系全诗背景或情境和诗句分析(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

    【原文】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节选) 海伦 凯勒在出生18个月后...

  • 卜算子·漫兴

    【原文】 卜算子 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 别薛华

    【原文】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

  •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原文】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