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与王维《终南别业》均为归隐之作,请结合具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701浏览:

【问题】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与王维《终南别业》均为归隐之作,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二者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参考答案】
    【审题要点】
    “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应出比较二人情感的不同之处,“简要分析”、应结合诗句赏析。“均为归隐之作”,应从归隐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
    ①孟浩然抒发的是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而归隐的无奈怨悱之情,而王维抒发的却是因“好道”而归隐,享受“兴来每独往”的悠闲自在自得其乐之情;②面对“白发”“水穷处”同样的迟暮困窘之境,带给孟浩然的感觉是“催人老”的感慨,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带给王维的却是“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截然不同的感受,体现出二人内心迥然相异的感情。
    [评分标准]
    ①是归隐之情的不司,包括归隐的原因和归隐的情感,共4分。②是归隐后在困窘之境时的情感态度,共2分。意思对、分析合理即可。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主要问题:
    ①未读懂诗,不明白两首诗歌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②未认真审题,强调是“归隐之作”,应在“归隐”二字上做文章,而不是“为国捐躯”“壮忘未酬”之类字眼。
    ③答题随意忙性较大,不结合诗句分析,没有答题章法。
    优秀答案示例:
    首先,开头交代的归隐的原因就不同,孟浩然为“北阙休上书”,无奈归隐,而王维是“中岁颇好道”才归隐,前者苦闷,后者愉悦;②孟浩然“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与王维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鲜明对比,尾联更是一“愁”一“笑”,抒发了孟求仕无门的郁闷,和王的随遇而安,轻松自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