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887浏览:

【问题】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综观王维《终南山》,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6分)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指长安。分野:古代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此句说中峰成为分隔不同州郡的分界。
    [评]
    “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

【参考答案】
    提示角度:尾联写欲久居山中,意谓为山景所迷而流连忘返,乃对前文终南山之美的总结与升华。前几联写终南山之美,尾联隔水相问,意谓更美在远方,不仅前后一体,更是对前文的拓展。前文写山,尾联写水、写人,不仅行文有变化,且山、水、人皆成景致,深得传统山水画之美。尾联虽未直接写山,却通过“寻宿无着”的景况,从侧面点出山中地广人少、水木丰饶的特点,表现出终南山幽静、深邃、辽远等意境。首联写仰视,颔联写凝视,颈联写俯瞰,则尾联写眺望,全诗通过视觉移步换景,写出了终南山全方位的立体的美,尾联拓宽了作品的视野。前三联写山景,尾联写人的活动,这不仅为景色平添了生机,且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深化了诗的意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