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923浏览:

【原文】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全体,全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
    孝宗隆兴元年,光朝年五十,以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恩幸进,台谏、给舍论驳不行。张阐自外召为执政,锐欲去之,觉其不可拙,遂以老疾力辞不拜。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颇及二人罪,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论荐不已,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职如故。是时,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事,光朝不往贺,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
    茶寇自荆、湘剽江西,薄岭南,其锋锐甚。光朝自将郡兵,檄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各以军分控要害。会有诏徙光朝转运副使,光朝谓贼势方张,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连败之,贼惊惧宵遁。帝闻之,喜曰:“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宝谟阁,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
    四年,帝幸国子监,命讲《中庸》,帝大称善,面赐金紫。不数日,除中书舍人。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羞科目也。”立封还词头。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取材于《宋史》)

【问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世注解固已支离    固:本来
    B.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    知:掌管
    C.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进:升任
    D.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    出:完成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往从之游
    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
    B.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
    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
    C.以进士及第
    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
    D.遂以老疾力辞不拜
    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六经》,贯百氏
    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
    B.道之全体,全乎太虚
    道的整体,全部超越了太虚
    C.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
    林光朝一是个儒生,竟然懂得军事啊
    D.光朝老儒,素有士望
    林光朝是一个老儒,在士人中素有声望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茶寇自荆、湘剽江西,薄岭南,其锋锐甚。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光朝两次参加礼部考试都没考中,就独自潜心研究圣贤践履之学而通晓儒学。
    B.张阐从外地被调回朝中担任执政官,本想除去龙曾二人,后却称病坚持不就职。
    C.张说第二次担任签书枢密院事,林光朝没有去祝贺就被调出京作广西提点刑狱。
    D.林光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人正直,处事光明,一生命运因此而坎坷不平。
    14.《礼记·儒行》中表达儒者的精神时说“上通而不困”,意思是说做官时也不为君主所困。体现了真正的儒者的高尚品格。林光朝敢于违背皇帝意旨,就是具体表现。从林光朝的一生来看,他还具有哪些高尚品格?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分)

【参考答案】
    9.D(京官外调)
    10.C动词,到,达到;连词,与(A副词,就B代词,……的人、事D连词,就)
    11.B(道的整体,都包括在太虚之中)
    12.参考答案
    然而他未曾著书,只是对学习的人进行口授,使他们心领神会。
    茶寇从荆、湘来剽掠江西,逼近岭南,势头很猛。
    13.A(“独自潜心研究”不当)
    14.要点:刻苦研习儒家思想,自学传播儒家思想,把忠信看作高贵品质,为人正直,不谄媚,临危不惧,捍卫国家利益。
    (5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他两次参加礼部考试不中,听说吴中陆子正曾经跟尹焞学习过,就去与他交游。从此他专心致志于圣贤的践履之学,贯通《六经》和诸子百家,言行一定依用礼义,从四面八方前来向他求学的人大约有几百人。南渡以后,在东南地区提倡伊、洛之学,是从光朝开始的。然而他未曾著书,只是对学习的人进行口授,使他们心领神会。他曾经说:“道的整体,都包括在太虚之中。《六经》对它已经进行了阐明,后世的注解本来已是支离破碎,如果再增加的话,那么离道就更加远了。”
    孝宗隆兴元年,光朝五十岁,因为进士及第调任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因为在皇上即位前蒙受恩宠而得进用,台谏、给舍的驳议不得施行。张阐从外地被召任执政官,急切地想除去二人,而发觉他们不可屈抑,于是称说自己年老有病坚决辞任不拜。这时光朝以及刘朔正以名儒的身份被推荐应对,对二人的罪状论及颇多,因此光朝改任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们举荐不已,于是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同时依然担任史职。这时,张说再次拜任签书枢密院事,光朝没有前去祝贺,于是他出京作了广西提点刑狱,后来又移到广东。
    茶寇从荆、湘来剽掠江西,逼近岭南,势头很猛。光朝自己带领郡兵,传檄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各自领兵分别控制住要害之地。这时皇帝下诏迁任光朝为转运副使,光朝认为贼兵的势力正嚣张,就留在军屯中没有离开,督察二将拦击敌人,将其连连挫败,贼兵惊恐,连夜奔逃。皇帝听说后高兴地说:“林光朝是个儒生,竟然懂得军事吗?”给他加官直宝谟阁,召拜为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
    四年,皇帝巡幸国子监,命令光朝讲说《中庸》,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当面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色官服;不几天,就拜任他为中书舍人。这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推荐,赐给出身,拜官殿中侍御史,命令从宫中发出。光朝惊愕地说:“这是轻视台谏、羞辱分科取士的名目。”立刻封还了谕旨。皇帝忖度光朝决不会奉诏,就改授他为工部侍郞,光朝不就任,于是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是个老儒,在士人中素有声望。他在后省任职时还没发表什么言论时,有人对他表示怀疑,等到听说了他驳还谢廓然任命的事,士人间的评论都开始敬服。光朝于是称病提举兴国宫,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