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梅事记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文天祥文章ID:52943浏览:

【原文】
    萧氏梅事记
    文天祥
    庐陵贡士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蚤孤有立,克肖厥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被径一梅亭,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名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观沼渚,卉木竹石,曲折靡曼,登览幽远。公缓步徐坐,杯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野鹤,粲然华星,南金荆玉,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树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忽,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
    予于君不十年间俯仰三世。昔也念其门之遭,今也贺斯园之幸,则告于元亨曰:【天地闭塞而成冬,万物棣通而为春。】方其闭塞也,阴风觱篥,寒气赑屭,众芳景灭,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霜露所濡,土膏坟起,芽甲怒长,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间容息。当其已闭寒之后,未通棣之前,于是而梅出焉。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倡天地之仁者,盖自梅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使梅而有知,吾知其为君欣然矣。昔东坡记灵璧张氏园亭,推本其先人之泽,而拳拳然望其子孙,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予里人,辱君好旧矣,宜其甚于坡之爱张氏也。
    (有删改)
    【注释】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南金荆玉:南方的金石和荆山产的璞玉。③觱篥(bìlì):古代乐器,声似大风触物。④赑屭(bìx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常做奋力昂首状。

【问题】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肖厥世    厥:他的
    B.被径一梅    被:覆盖
    C.则夫倡天地之仁者    倡:倡议
    D.梅而有知    而:如果
    8.下列诗句中所咏之梅与文中所赞之梅的品格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东风才了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李公明《早梅》)
    B.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萧德藻《古梅》)
    C.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9.作者盛赞萧元享的先辈为“古君子”“佳公子”。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古君子”“佳公子”的特点。(4分)
    10.文中说“天地闭塞而成冬,万物棣通而为春”,请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描绘“天地闭寨”或“万物棣通”的景象。要求:内容具体,特点突出,语言生动。60字左右。(6分)
    11.请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君从其初心而充之”中“初心”的含义。(4分)
    12.文中“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一句,使用了“雍门周见孟尝君”的典故。请阅读下而链接材料,用“/”给两线部分断句。(4分)
    门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春悲乎?”雍门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根采薪荛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选自《说苑》。有删改)

【参考答案】
    7.(3分)C
    8.(3分)D
    9.(4分)
    古君子:举止从容,意趣高雅(2分)。佳公子:性情高洁,气质脱俗,才华出众,品格高贵(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
    基本符合文意,简单翻译相关句子意思。(1~2分)
    符合文意,内容较具体,特点不够突出,语言通顺。(3~4分)
    符合文意,内容具体,特点鲜明,语言流畅生动。(5~6分)
    11.(4分)要点:初心即天地生养万物的仁心(2分),梅所彰显的天地之仁(1分),萧元亨先辈的仁人君子之德(萧元亨传承、弘扬的仁人君子之德)(1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万世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
    每断错1处扣0.5分,当断不断扣分,扣满4分为止。
    【译文】雍门周携琴见孟尝君。孟尝君说:“先生弹琴也能(打动我)使我悲伤吗?”雍门周说:“我怎么能让您感到悲伤呢?……但我能让您感到悲伤只有一件事。千百年之后,(您的)庙堂没有人祭祀了,亭台楼阁荒废了,池沼干涸了,连坟墓也变成平地了,童子小儿、打柴割草的人踩踏在上面唱着歌。众人见此情景,无不为之伤感,为您感到悲哀,说:‘像孟尝君这样尊贵的人,竟会落到了这般地步!’”于是,孟尝君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庐陵贡生萧元亨,江西帅萧平林公的孙子,赣州龙南县丞的儿子。(元亨君)父亲早亡,少年有成,颇承他的家族长辈的遗风。他在读书与游历休息的闲暇,颇有收获,于是在屋子西侧建了一座亭子,环绕亭子有一条小路,路边一树梅花枝繁叶茂,遮住了小路。亭子后面有一长廊,廊子内壁有诗画,亭前有一方形水池,宽五尺,饲养游鱼用以观赏。临近墙壁的古树枝叶繁茂,连接成片,相互掩映,清风徐徐拂来,明月不时而至。元亨君带领客人到亭子里游玩,主客谈笑风生。客人大多是他祖父的故友,元亨君喜欢与他们交往,自称是他们家族中的晚辈。元亨君为亭子取名“梅”,嘱托他的客人请我为梅亭做一篇记。
    我曾经登门造访过平林公的府宅,进入园内,看见池沼、花木、竹石,相映成趣。曲曲折折,风景优美;登高览胜,景致幽远。平林公优雅而缓慢地踱步,与友人觥筹交错、杯酒尽欢,大有古代君子的风范。(我)后来与龙南县丞,以及做江陵支使的平林公次子(交往)。见他们高贵脱俗如野鹤,才华璀璨如辰星,是南金荆玉般的优秀人才,让人应接不暇,真是佳公子啊。如今这个园子,亭台楼馆日益完善,丰草茂林日益浓密,元亨兄弟又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缮扩充。这些高台曲池,(见证了)百年之间转瞬而逝,这就是孟尝君感慨于雍门周的原因。
    我与元亨君交往不到十年,转眼间萧家已历经三代。过去曾感念萧家的不幸遭遇,如今庆贺这座园子重获新生,于是我对元亨说:天地闭塞冬日降临,万物复苏春天来到。当天地闭塞之时,阴风怒号,寒气逼人,美景凋零,万木枯萎,何等衰微啊!等到万物复苏,木石积压、霜露侵浸的地方,肥沃的泥土拱起,嫩芽破土而出,奋力生长,又是何等繁盛啊!天地蕴含生机,生命的气息从未间断。就在天地闭塞之后,万物复苏之前,梅花傲然绽放。天地孕育长养生命之心,就是所谓的仁,那么率先响应天地之仁的,大概始于梅花。如今元亨君喜欢这座亭子欣赏这树梅花,是什么原因呢?天地莫不有初始,万物莫不有初始,人事莫不有初始,人莫不有初心。元亨君听从那初心并扩充之,不过是仁者所当做的。梅花如果有知觉,我想它当为元亨君感到高兴。苏东坡曾为灵璧张氏的园林写了一篇记,追溯张氏先祖的德泽,然后诚恳地寄厚望于张氏子孙,还说要在泗水边上买田,与张氏往来交游。我是萧氏的同乡,又是元亨君的旧交,与元亨君之间的情谊应比东坡与张氏的情分更深。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