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菊江亭 咏菊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269浏览:

【原文】
    过菊江亭【1】
    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咏菊
    曹雪芹(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2】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3】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1】菊江亭:今位于安徽东至县东流镇滨江处,晋时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常来此植菊。【2】欹:通“倚”。【3】平章:品评。

【问题】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句写陶渊明在菊江亭的五棵柳树旁拄杖而行,从而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B.第二首前两句写咏菊之人怀着无法摆脱的诗情,从暮到晓,绕着篱笆,靠着石头,吟咏菊花。
    C.两首诗所题咏的菊花,都与辞官归隐的陶渊明相关,都表达了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赞颂之情。
    D.两首诗在题咏菊花的同时,写到“五柳”“一辞独擅晋文章”“陶令”,都属于引用典故。
    14.咏物诗往往会在物中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中明确表达了诗人自己不喜欢无情之物的心态。
    B.第一首诗暗含了诗人对陶渊明能保持高风亮节的赞赏之情。
    C.第二首写诗人在吟咏菊花的过程中,用霜色来描摹菊之形。
    D.第二首写诗人月下吟咏菊花时,口里含有菊花清香的花瓣。
    15.阅读上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菊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两位诗人分别是怎样描写菊花的?(2)两首诗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3.(3分)A【第一首前两句写作者在陶渊明曾经种过菊花的菊江亭方拄杖逍遥而行,想起了以《归去来兮辞》闻名于晋的陶渊明】
    14.(3分)B【A项中“不喜欢无情之物”的理解有偏差,本意是借“黄花”来赞美陶渊明的气节。C项中“用霜色来描摹菊花之形”理解错误,本意是表明在霜寒的秋天通过写诗来歌咏菊花。D项中“口里含有菊花清香的花瓣”理解错误,本意是借赞美菊花的芳香来歌咏菊花美好的品性。】
    15.共6分
    (1)菊花描写(3分)
    【要点提示】第一首诗“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两句,写到菊花的色和香。“黄花”即“菊花”,突出其颜色为璀璨夺目的黄色,赞美它芬芳高贵的节操。第二首诗中“菊花”名称没有在诗中明确显现,“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两句,写到菊花的色和香。用“霜”借指“白色菊花”,暗示出其圣洁孤傲的品格。
    (2)情感表达(3分)
    【要点提示】第一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追求;第二首主要表达诗人自己自伤自怜和对孤傲品性的坚守,同时也对陶渊明的高风亮节给予可肯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