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440浏览:

【原文】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①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②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③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箴谏不可不熟。莫敢谏若,非弗欲也。春居之所以欲之与人同,其所以入之与人异。【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由是论之,失国之主,多如宣王,然患在乎无春居。故忠臣之谏者,亦从入之,不可不慎,此得失之本也。
    赵简子沉鸾徼④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徼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徼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⑤善也。”故若简子者,能厚以礼督责于其臣矣。以礼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⑥之盛教】。
    (《吕氏春秋·骄恣》)
    【注】①简:怠慢。②春居:齐宣王臣。③辟:同“避”。④鸾徼:赵简子臣。⑤绌:减损。⑥三代:指夏商周。

【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物则无备    备:储备
    B.而乐为轻    轻:轻快
    C.箴谏不可不熟    熟:深思熟虑
    D.而鸾徼致之    致:招致
    7.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欲无壅塞,必礼士
    想要不闭塞,必须礼贤下士。
    B.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即使有一千名大臣进谏,也没有人能劝阻楚王。
    C何谏寡人之晩也
    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D.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
    可以跟他一起做正确的事,不可以跟他一起做错误的事。
    8.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
    ②此三代之盛教。
    9.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
    ②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

【参考答案】
    6.B
    7.B
    8.①齐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②这是夏商周三代的美好教化。
    9.①傲视贤士    独断专行    无所积蓄
    ②齐宣王:善于纳谏(或知错就改)
    赵简子:铲除佞臣(或严惩谗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而乐为轻,意思是“因而礼乐变得轻浮”。轻:轻浮。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选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B项,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意思是“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选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微,如果没有;几,几乎;为,被。(2)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盛教,美好教化;整个句子是判断句。
    【9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
    题目是,这篇短文的标题是“骄恣”,请用现代汉语的短语形式概括君王骄恣的三种危害。相关内容在第一段。筛选相关句子有“自骄则简士,自智则,轻物则无备”,大意是“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注意用自己的话概括。根据“简士”概括出“傲视贤士”;根据“专独”概括出“独断专行”;根据“无备”概括出“无所积蓄”。
    ②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并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题目是分别用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齐宣王、赵简子对待骄恣的态度。齐宣王在听到春居进谏后的表现是“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晩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大意是“‘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可见齐宣王的态度是“善于纳谏”或“赵简子”。而赵简子在意识到鸾徼“长吾过而绌善也”以后,干脆“沉鸾徼于河”,直接“铲除佞臣”。
    【参考译文】
    亡国的君主,必定自我夸耀,必定自作聪明,必定轻视外物。自我夸耀就会怠慢士子,自作聪明就会专横独断,轻视外物就会无所防备。无所防备就会招致祸患,专横独断就会地位危险,怠慢士子就会上下阻塞。想不阻塞就必须礼遇士子,想不使地位危险就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想不招致祸患就必须周密防备。这三条是国君的重要原则。
    齐宣王建造大宫室,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没有人敢规劝齐王。臣子春居问宣王说:“楚王抛弃先王的礼乐,因而礼乐变得轻浮,我敢问楚国还有贤君吗?”宣王说:“没有贤君了。”春居说:“楚国朝廷中贤臣以千来计算,却无人敢劝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现在您建造大宫室,其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以齐国这样的大国,建造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中没有人敢规谏,请问大王,齐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春居说:“我请求回避。”便快步退出。宣王说:“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肖,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规劝君主不可不审慎。无人敢劝谏宣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劝谏。春居想要劝谏宣王的愿望和别人是相同的。但他进谏宣王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宣王若没有春居,差一点被天下所耻笑了。由此说来,亡国的君主,多像宣王,然而他们的祸患就在于没有春居这样的谏臣。所以,劝谏国君的忠臣,也应遵从适当的方法进谏,对此不可不小心谨慎,这是劝谏成败的关键。
    赵简子将鸾徼淹死在河里,说:“我曾经爱好音乐美色,鸾徼就给我搞来;我曾经爱好宫室亭台,鸾徼就给我建造;我曾经爱好良马和赶车能手,鸾徼就给我招来。如今我爱好士子已经六年了,而鸾徼未曾推荐一个人,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废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赵简子这样的人,是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了。能够以义理督责自己的臣子,那么,其国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可和他一道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与他一道枉法徇私,这是夏、商、周三代盛行的教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