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王子,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鸣声。李白自天宝三年被排挤出京后到处游历,曾来到宣城,与宣城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写下本诗。梅花,笛曲;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
【问题】
12.下列对两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吹”二句,风吹送优美的笛声环绕钟山,山谷里回响起龙吟般的声音。
B.“余韵”二句,悠扬的笛声渡过长江去了,飘到遥远的天涯,无处可寻。
C.“胡人”二句,“秦声”指下文长安的乐曲,唐朝都城长安旧属于秦地。
D.“十月”二句,秋季肃爽时节,山丘疏朗,梅花纷纷飘落在敬亭山上。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的一二句都点明吹笛者及引发诗人感慨的由来。
B.两诗的三四句都明确交待了“吹玉笛”的时间和地点。
C.两诗的五六句都从听者角度凸显了“笛声”的感染力。
D.前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后诗侧重于闻笛声而生情。
14.结合诗句,分析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
【参考答案】
12.(3分)D
13.(3分)B
14.(6分)答案示例:
(1)“听吹笛”一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1分),表达了作者对韩侍御吹笛的欣赏赞美之情(2分)。
(2)“观吹笛”一诗侧重描写作者观看胡人吹笛后的痛苦之情(1分),作者由观胡人吹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现了自己遭流放之后的怨愤之情和对人主的眷恋之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