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自《世说新语》问世以来,历代文人多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等角度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671浏览:

【问题】
    自《世说新语》问世以来,历代文人多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等角度对其进行评点,请你也任选一个角度为下面这则故事写一段评点文字。(6分)
    桓温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谢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世说新语·雅量》)

【参考答案】
    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可以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及对比描写等方面,结合内容,对人物做出评价。
    从情节设计的角度,可以从虽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起伏跌宕等方面,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
    答案示例:
    本则故事塑造了谢安的形象,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细致传神的刻画。谢安在危机前从容讽咏,大义凛然,其镇定的神色、坚定的语言,如在读者眼前耳畔。描写看似信手拈来,而人物风骨气度毕现。同时,作者又善用对比手法,王谢二人本齐名,在危机面前,惊惶失措、面露恐状的王坦之,与震摄桓温、化解晋室危机的谢安,形成鲜明对比,越发衬托出谢安的从容、淡定、睿智,展示了其过人的胆识与气度。
    【评分标准】围绕所选角度进行分析,2分;结合文段相关内容,1分;对文段内容做出评价,2分;语言表达体现“评点”特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选择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