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906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持续时间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几分钟。这样的特征使得在目前观测条件下,不仅是中国,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强对流天气信息的捕捉也还不够全面。
    2012年7月21日的北京,暴雨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灾害发生后有民众质疑,北京市气象局预报的是暴雨,平均大约100毫米。但实际降雨级别远远超过预报程度,高达190毫米。事后有专家表示,气象部门在此次特大暴雨的预报服务过程中,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同时专家也回应了质疑:气象部门预报的是暴雨,但是没想到此次雨势猛烈而集中。而且北京当地有很多因素(如三面环山的地形)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天气的影响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到气象预报。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预报员做出天气预测非常困难。记者在采访时也注意到,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世界性问题。在我国,天气预报中的①预报准确率超过80%,而②预报准确率则在20%左右。
    对近年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气象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这些说法都不是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我国的气象观测网络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完善的,很难与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而通过推算的方式得出的更早之前的数据也并不完全准确,气象部门通常的表述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夸大灾害有可能是媒体的误读,或是某些人受利益③造成的。面对气象灾害,气象部门会用科学技术来预报分析,全社会也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
    由于导致强对流天气的系统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很难被常规气象观测网④到,因此非常规观测资料及其融合同化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资料是进行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报的主要资料基础。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攻克强对流天气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上,气象工作者正努力探索。(取材于许腾飞、吴越、贾敏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天气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与气象自动站和卫星相比,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最有效的手段。越强的对流天气发展速度越快,空间尺度越小,对监测设备的时空分辨率要求越高。我国气象自动站已经很密集,但仍不足以观测强对流天气过程。而且自动站观测到的是一个点,而对流天气系统是三维的。卫星监测范围虽然比雷达更广,但其观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而雷达可达1000米。卫星对于对流云上部的监测较为有效,雷达则不仅可以观测对流系统的底部、中部、上部,还可以观测系统内的风场及强度。目前,我国在网天气雷达数据每6分钟更新一次,大大增强了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探测和预警能力,为开展短时灾害性天气系统及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精细化短临预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波段,气象雷达可以分为K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C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和L波段雷达。各种波段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相关,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C、S和X波段雷达被称作天气雷达。
    与常规天气雷达相比,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增加了一项新技能——捕捉风场信息。它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热带气旋、风切变等灾害天气,对台风、暴雨等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进行有效监测,对降雨进行较准确估测。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增强对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降水预报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实现降水预报的定点、定量、定时。X波段天气雷达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我国天气雷达发展早期,对于提前云雨监测时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X波段天气雷达造价低,气象部门也常利用它进行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补充观测。
    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全部升级为能够监测降水粒子相态的双偏振雷达,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正在进行相同雷达的业务升级试点。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天气雷达也已投入使用,对与大风有关的对流系统的监测预警效果显著提升,有望成为下一代天气雷达。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的有关文章)
    材料三
    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变化。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预报到毫米,但依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我们可以把全国分解成若干5公里见方甚至1公里见方的网格,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会有所差异,而公众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个网格中。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要素来代表全市的天气情况,而借助网格化预报,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网格的天气情况可以精细地得到反映。
    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未来的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
    2017年6月21日到24日,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达92毫米。但几乎同时收到预警的人,身边的暴雨却并未同时抵达。21日晚,河北、天津、北京南部率先降雨;22日深夜,暴雨才终于降临北京大部地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天气预报是准确的,但天气预报与公众的需求和感受并没有完全契合。与公众的需求和感受相契合,正是智能网格预报业务要解决的问题。
    智能网格预报的初步目标是把全国分成5公里见方的网格,在这个基础上每隔1小时更新一次结果,如果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更新的频率还会提高。未来,身在北京任一角落,都可以得到所处5公里网格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在北京南部的某个“网格”里,和在北京北部甚至距离不远的西南部、东南部某个“网格”里收到的天气预报是不一样的。
    随着网格预报的发展,气象信息的内容会越来越全面、丰富。中央气象台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基础产品提供给各级气象部门。各级气象部门再结合基于位置的网络、移动终端等服务手段,为公众提供距离最近、最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取材于宗志平、薛峰等的相关文章)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强对流天气典型特征的一项是(2分)
    A.局地性强
    B.移动速度快
    C.持续时间长
    D.影响强度大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④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定性    定量    驱动    捕捉
    B.定性    定量    推动    观察
    C.定量    定性    推动    观察
    D.定量    定性    驱动    捕捉
    3.关于“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不科学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象观测网络还不完善
    B.观测资料不具有可比性
    C.推算出的数据不尽准确
    D.媒体为逐利而有意曲解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天气雷达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效监测强对流天气
    B.监测范围更广
    C.监测精度更高
    D.其功能和波长密切相关
    5.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天气雷达作用的一项是(3分)
    A.防微杜渐
    B.防患未然
    C.杜绝后患
    D.居安思危
    6.不同波段的天气雷达协同作战,如果用诗文来描述这一情况,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网格化预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更契合需求的“多点化”天气预报
    B.其精细度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C.便于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多种天气信息
    D.难以解决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难题
    8.为了应对强对流天气,提升未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社会各界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述。(6分)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C
    7.D
    8.【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气象部门:利用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提供契合公众需求的气象服务和产品。
    ②科研人员:持续研发准确预报天气的新技术。
    ③媒体:立场客观,准确报道。
    ④民众: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态度,理性接受信息。(答出1点得2分,最多得6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