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张昪文章ID:53907浏览:

【原文】
    离亭燕
    张昪【1】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2】。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1】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
    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2】低亚:低垂。

【问题】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
    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
    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
    16.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同是描写秋景,张昪描绘的是秋日黄昏,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则着力描写月夜秋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可谓各尽其妙。
    ②同是写金陵风物,杜牧的《泊秦淮》则着意于讽刺,其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③同为怀古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长于用典,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又如“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参考答案】
    15.C
    16.D
    17.【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①景象之异:《天净沙·秋思》写秋日黄昏满目凄凉的萧瑟景象;《离亭燕》写明净而爽朗的秋江晚照。(每点1分)
    ②抒情之异:《天净沙·秋思》抒发离家漂泊的旅人思归不得的凄苦心境;《离亭燕》抒发作者对国运的忧思与无奈。(每点1分)。
    ③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每诗1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①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人道寄奴曾住    封狼居胥(每句1分,共6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