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三层的建筑,并不高大,也不华丽。门口排着长队。人们像是参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6日更新时间:2023年12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329浏览:

【原文】
    一幢三层的建筑,并不高大,也不华丽。门口排着长队。人们像是参加一次宗教仪式,虔诚地、有序地排列着,等待进入那座期待已久的殿堂。(1)
    这座殿堂不是宫殿,不是教堂。是梵高美术馆。(2)
    梵高在世时没有卖出一幅画作,除了做画商的弟弟收藏了一小部分外,他的大部分作品轶散在世界各地。那时候谁会去关注一个穷得发了疯的人的“不入流”的作品呢!终于有一天,【当历史老人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了这个“疯子”的画作时,他沧桑的脸上绽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些精明的画商首先读懂了历史老人喜悦的表情,梵高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名字,突然变成了财富的象征,他的画从一文不值到几十万美元,再到几千万美元。而在政治家眼里,梵高也从一个疯子变成了一个价值无法估量的文化品牌:梵高生前居住过的小镇要认他作乡亲;法国甚至要以国家的名义认梵高作法兰西的儿子。正是在这个时候,梵高真正的祖国荷兰才终于醒悟,原来19世纪他们有个最值得骄傲的儿子叫梵高。(3)
    荷兰政府于1973年在阿姆斯特丹建了这座以梵高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从早到晚,馆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翘首期盼里面的人出来;而在馆内,在梵高的每一幅画前,人群分成里中外三层,有序而悄无声息地向前移动。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复着。(4)
    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画家像梵高一样得到世人如此的崇敬和热爱。(5)
    但这一切,对梵高来说来得太晚。在世时他从未感受过人们的崇敬和热爱。他所晓得的,是饥饿的滋味,被人鄙视的滋味。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痛苦便是人生。”(6)
    梵高的痛苦感受首先来自爱情。爱情对梵高是残酷的。他在伦敦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却遭到拒绝。回到荷兰,他爱上了表姐凯·沃斯。而当他向表姐求爱时,得到答复却是:“不,办不到,永远办不到!”1881年,梵高带着伤痛前往海牙学画。在海牙的街头,他遇到西恩,并把自己全部的爱情奉献给了这个不幸的女人。但这一次却激怒了做牧师的父亲,他认为梵高的行为让家族蒙羞,果断地宣布断绝与文森特·梵高的关系。梵高从此失去了经济来源,学业与爱情从此走到了尽头。一连串的打击毁灭了梵高最后仅存的一点自信,他终于明白,男女之爱、人类之爱、上帝之爱都是不会眷顾他的。(7)
    从此,他那屈辱的灵魂便到绘画中去【避难】了。1883年他开始了在纽南的绘画生涯,这时,上帝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7年。(8)
    在梵高美术馆的三楼,陈列的主题被命名为“梵高早期作品”,那些灰暗的画面是一种苦难的呈现。梵高在这里掩藏了自己的伤痛,却用他悲悯的心描绘着纽南底层民众为生存而挣扎的痛苦。梵高在纽南时期的作品,色彩灰暗,造型滞重,无不凝聚着梵高对贫困阶层悲苦命运的深切忧虑。(9)
    美术馆二楼所展出的是被归为“梵高成熟时期”的作品,在展板的下方出现的最多的年份是“1888”和“1889”。那是梵高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的时间。在阿尔短短的两年中,他创作了近300幅作品。《向日葵》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10)
    站在三幅《向阳葵》面前,从那粗短的笔触中,从那堆积在画布上厚厚金黄中,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痛苦的呼吸。而这一次的痛苦发生在短暂的欢愉之后。(11)
    1888年夏天,孤独的梵高试图在阿尔组织一个名叫“南方画室”画家沙龙,向一些画家发了邀请,结果只有高更答应前往。高更是梵高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收到高更准备前往阿尔的消息,梵高欣喜若狂。这年8月,他画了第一幅《向日葵》。高更对梵高的这种金黄色的组合十分喜爱,对《向日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不久,两位艺术家因艺术理念上的差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情绪过激的梵高,挥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高更在惊恐中离开了阿尔,离开了梵高。梵高在对高更的极度思念中,画了第六幅向日葵,这一次,他调整了自己的风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迎合高更的艺术趣向。因为他要把这一幅送给高更。一向固执的梵高为了挽回高更的友情,他愿意在画风上做出妥协。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高更走后再也没与梵高见过面。6幅《向日葵》成为他与高更的友谊开始与结束的见证。(12)
    因为对友情的期望过于强烈,对既得的友情过分看重,所以当对方让他失望之后,由此而来的痛苦就几乎是致命的。失去高更的梵高从此一蹶不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中,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笑容。(13)
    二楼的展室里有一幅自画像,是他割掉右耳之后在医院完成的。这是他最有名的一幅自画像。此前,梵高不止一次地画过自己,每当对自己极度失望的时候,他就面对镜子审视着自己,他想看清自己的面目,想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遭到世人的白眼、鄙视、遗弃,但单纯的他从没有想明白过。于是,他用躁动不安的笔触一次又一次地画自己这张一点也不好看的脸。面对日渐消瘦的脸,他问自己:这就是那个一直妄想成为画家但又要靠弟弟省吃简用来为他买画布和颜料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交不起廉价房租、买不起廉价面包要靠弟弟供养的人吗?梵高极不愿承认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能不接受这个人就是自己。从一次次的打击,到一次次的怀疑、失望,最后终于对自己彻底绝望了,他完全没有信心再面对如影随行的痛苦,没有一点自信再承受上天赐予他的苦难,更不想再拖累负担日重的弟弟。于是,他放下画笔,拿起了手枪……那一年是1890年,他37岁。(14)
    梵高死的时候没有人当他是一个画家。在当时的奥弗小镇上,人们相互传递着:那个疯子死了,语气里颇有几分快慰。然而梵高并不是一个疯子,他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天资聪慧。而牧师在欧洲属于上流社会,如果按父辈的安排,他原本可以生活的很好。只是梵高生性率真,过分尊重来自灵魂深处的指令,使得他在世俗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在常人看来,梵高头脑里只有色彩组合程序,双手也只能拿画笔。事实上,梵高在27岁前做过很多事情。27岁之后,他立志要做一个职业画家,把画画当作自己唯一的职业理想。欧文·斯通在《梵高传》中对青年时代的梵高有过这样的描述:“留着长发,喝着酒,不会弹吉他,却总喜欢抱着吉他,憧憬着‘总有一天……’”。但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他的画一直没人买,他也就一直需要弟弟来养活他。接受这样的施舍,其内心的负担该是何其沉重。梵高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纯粹的画家,他执拗地捍卫着一个画家的纯粹,不愿在理想上做出一丁点儿的妥协,于是选择了中途谢幕。(15)
    梵高在生时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总有一天”,但在100年之后却让我看到了。在走出梵高博物馆的时候,我看到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16)
    历史终归是公正的。(17)

【问题】
    7.文章第1、4两段表现了【    】(2分)
    8.文章第3段的划线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3分)
    9.文章第8段中“避难”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10.文章引述《梵高传》中对青年时代的梵高的描述,作用是【    】(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今天,在热爱艺术的人们眼中,梵高美术馆是神圣的艺术殿堂。
    B.梵高之所以被今天的人们顶礼膜拜,是因为它的画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升值潜力。
    C.文章用高更衬托梵高,是为了凸现梵高对绘画艺术热烈而执著的追求。
    D.自画像是梵高对心灵的叩问,而反复叩问带来的绝望最终让梵高选择了自杀。
    E.本文撷取了一些重要片段来勾勒梵高短暂的一生,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F.文章塑造了梵高这个痛苦孤独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深邃含蓄。
    12.从全文看,梵高一生“痛苦”来自【    】(4分)
    13.如果你是梵高美术馆的参观者,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80字左右的参观感言。(5分)

【参考答案】
    7、现在的人们对梵高的崇敬与热爱。(2分)
    8、比拟(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梵高作品的价值终于逐渐被历史肯定。(写出修辞手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9、摆脱生活的痛苦,寻找精神的慰藉。(2分)
    10、再现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反衬现实对梵高的打击。(2分)
    11、A、D(4分)
    12、梵高的痛苦源于爱情的失败;中断了与高更的友谊;生活困苦,需要他人的接济;艺术道路坎坷;遭到世人鄙弃。(写出四点即可)(4分)
    13、例:梵高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是厚重的。在别人眼里他的生命肉体是卑贱的,但他在人们鄙视的目光中坚守着自己高贵的灵魂。世俗可以鄙弃一个天才的画家及其高贵的灵魂,但历史不会将他忘记。(评分标准:能结合文章的内容抒发自己的感想2分,有自己独到见解,语言流畅得满分。文不对题0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