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田家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卢挚文章ID:54355浏览:

【原文】
    [双调]蟾宫曲·田家
    卢挚
    沙三伴哥来,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歌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①昔涎剌塔:盖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脱粒用的滚子。

【问题】
    14.从体裁看,这首元曲属散曲中的【    】。(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三句写两个乡下小孩为了生活,下河捞虾,两腿满是青泥。
    B.四至六句写沙三和伴哥坐在树荫下撞开西瓜而食。
    C.七和八句写小二哥衣着邋遢、馋涎欲滴地站在碌轴和琵琶的旁边。
    D.这首曲子歌咏元代的春日田家生活。
    16.联系全曲,选择一个角度鉴赏这支曲子的艺术特色。(4分)

【参考答案】
    14.(1分)小令
    15.(3分)B
    16.(4分)
    1.语言生动活泼
    ①采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乡土气息浓厚。如三个孩子的名字是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沙三伴歌来”中的“”是语尾助词,“来”与三个名字连用,农味十足。昔涎剌塔是元代民间口语,意思是垂涎馋嘴的样子。
    ②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描写两位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写出了少年迫不及待而又马虎、随便的特点,富有典型的乡村情味。“小二哥”形象描绘得憨态可掬。衣着喇遢、看人吃西瓜看得流口水但水但却懒得动,像只琵琶躺在碌碡上。农村儿童往往身体较瘦却肚子凸起,像个琵琶,滑稽可爱,描写形象逼真。
    2.这支曲子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村庄环境,曲中三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真实可信。“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农村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活动环境典型。
    (观点1分,论述中举例正确1分、议例准确到位1分。从运用口语、人物描写生动来评述“语言生动”可以;仅评述人物描写生动,举“沙三伴哥”的例子或“小二哥”可以,两个都举也可以;评述用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