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梁末龙德壬午岁,襄州都军务邹景温移职于徐,亦绾都军之务。有劲仆,自恃拳勇,独与妻策驴以路。至宋州东芒砀泽,素多贼盗,得旅或孤,则鲜有获免者。
②其日与妻偕憩玉陂之半双柳树下,大咤曰:“闻此素多豪客,岂无一人与吾辈决胜乎?”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一夫自后双手交抱,搏而抱之。其徒遽扼其喉,抽短刀以断之,斯仆随身兵刃略无所施,盖掩其不备也。唯妻在侧,殊无慌骇,但骄而大呼曰:“快哉!今日方雪吾之耻也。吾本良家之子,遭其俘掠,以致于此,孰谓无神明也。”贼谓诚至而不杀,与行李、并二驴驱以南迈。
③近五六十里。至亳之北界,达孤庄南而息焉。庄之门有器甲,盖近戍巡警之卒也。其妇隧径入村人之中堂,盗亦谓其谋食,不疑也。乃泣拜其总首,且告其夫适遭屠戮之状。总首闻之,潜召其徒,俱时执缚,惟一盗得逸。械送亳城,咸弃于市。其妇则返襄阳,还削为尼,誓终焉之志。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岂无一人与【吾曹】决胜负乎( )
(2)【殊】无惶骇( )
(2)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 )
(4)但【矫】而大呼曰( )
18.下列句中“焉”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达孤庄南而息焉(本文)
B.青麻头伏焉(《促织》)
C.誓终焉之志(本文)
D.而风何与焉(《黄州快哉亭记》)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斯仆随身兵刃,略无所施,善掩其不备也。
(2)械送亳城,咸弃于市。
20.第②段中邹仆妻说那段话的原因是【 】(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邹仆妻的思想品格。(2分)
【参考答案】
17.(4分)(1)我们
(2)很
(3)草丛
(4)假托,假装
18.(2分)D
19.(6分)
(1)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因为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
(2)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全部受到“弃市”的刑罚(都在闹市斩首并暴尸街头示众)。
20.(2分)甘言诳贼(面对杀了勇猛有力的丈夫的强盗,她只能智取(1分),所以好要用美言骗过强盗,但心中却已作好等待时机复仇的打算(1分)。)
21.(2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镇定)、忠于爱情(知礼义)
【参考译文】
《邹仆妻》
后梁朝末期龙德壬午年,襄州都军务邹景温被调任到徐州,仍然掌管都军之务。他有一个很强健的仆人(姓名已不详),仗着自己有武功而勇猛有力,便独自与妻子骑驴上路。走到宋州东芒县的砀泽,这里平素多有强盗,路经这里的人凡有孤单的,很少能免除被抢劫杀害的,这天他便与妻子在这里的坡旁双柳树下歇息,他大声讲道:“听说此地平素多有豪客,怎么没一个敢来与我决一胜负啊!”话音刚落,便有五六个强盗从树丛中跳出来,一人从后边双手将他抱住,与他拼搏并把他扑倒,那贼手下的众徒便立即按住他的脖子,抽短刀将其斩断。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他的妻子在旁边,没有表现出一点惊慌,只是假装地大喊道:“痛快!今天才洗刷掉我的耻辱。我本是良家之女,遭到他的抢掠,才到了这里,谁说没有神明啊!”强盗们认为她很真诚而没有杀她,带着她和行李并赶着两头驴一起向南走去。
走了将近五六十里,到了亳县的北界,在孤庄的南面开始休息。庄子的大门站着带兵器的人,那是在这里警戒和守卫村庄的人。那妇人便径直走到村民的家中。强盗们也认为她去要吃的,没有怀疑她。妇人于是哭着去拜见了村中的总首,并且讲述了她的丈夫刚刚遭屠杀的情况。总首听说后,秘密地召集他手下的人,一起把他们拘捕绑上,只有一人逃走。然后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都被斩首于市并陈尸示众。那妇人则返回襄阳,削发为尼,立下终身当尼姑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