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量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刘基文章ID:54999浏览:

【原文】
    德量
    刘基
    人之度量相越也,其犹江海之于瀸①泉乎?瀸泉之微,积而至于海,无以尚之矣,而海亦不自知其大也,唯其不自知其大也,故其纳不已,而天下之大莫加焉。圣人之为德,亦若是而已。【是故汧泉纳瀸泉,池纳汧泉,沟纳池,浍纳沟,溪纳浍,川纳溪,泽纳川,江河纳泽,而归诸海。故天子,海也;公、侯、卿、大夫,江河也,川泽也;庶官,溪浍之类,而万民皆瀸泉也。】瀸泉之于海,其相去也不亦大县绝乎?而其势必趋焉,其志之感,情之远,如气至而虫鸣也,如雨来而础润也。君人者惟德与量俱,而后天下莫不归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故量小而思纳大者,祸也。汋谷之蝇不可以陵洪涛,蒿樊之鴽②不可以御飘风。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
    【注】①瀸(jiān):泉水时流时止。②鴽(rú):古指鹌鹑类小鸟。

【问题】
    22.依据文意,标题中“德”、“量”两字不能互换位置的原因是【    】(2分)
    23.对“其相去也不亦大县绝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不也相继流过所有的大县城吗?
    B.它们相互之间的差距不也很悬殊吗?
    C.它们先后离去,不就像大绳断绝吗?
    D.小溪离开大海,不也是自寻绝路吗?
    24.从修辞手法角度,对文中画线句作简要赏析。(3分)
    25.同是借大海说理,本文与庄子的《秋水》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3分)
    26.综观全文,评析本文的思想内容。(3分)

【参考答案】
    22.(2分)育德意在收服民心,使百姓欣然前来;育量则是容纳万民,让百姓安心生活。(1分)。“使人来”和“使人安”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1分),所以应先“德”后“量”,不能互换位置。
    23.(2分)B
    24.(3分)手法1分,内容分析1分,效果鉴赏1分。示例:全句借助排比、比喻等修辞(1分);由泉而海,由万民而天子,语意层递,形象而有力地阐述海纳百川、包容万民的道理(1分);全句句意一气而下,节奏紧凑,语势充沛(1分)。
    25.(3分)两文都表现海的博大,借具体形象使说理鲜活生动,深入浅出(1分),《秋水》通过海神与河伯的对话,借助寓言,以海之大衬河之隘,表达人贵自知、不可自大的道理(1分),本文以海喻人,旨在告诫统治者应有大海般的品德和胸襟(1分)。
    26.(3分)就思想内容作辩证分析和评价。观点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示例:本文所阐述的为政尚德,保民而王的思想,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局限(1分)。从其积极意义上说,倡导统治者有德有量,重视民生,体现出作者朴素的“民本”思想(1分)。但文章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考虑,且“万民皆瀸泉也”、“瀸泉之于海,其相去也不亦大县绝乎”等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轻视人民的意味,这是囿于时代而无法超越的士大夫情结(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