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①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018浏览:

【原文】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①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②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③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五蠹》
    注:①谯:指责,责骂。②楼季:魏文侯之弟,善登高跳跃。③跛牂:跛腿的母羊。

【问题】
    23.韩非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1分)
    24.写出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三美【加】焉(    )
    (2)跛牂易牧者,【夷】也(    )
    25.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地方上的官吏率领官兵,推行公正的法令,抓捕罪犯。
    B.地方上的官吏演练官兵,制定法令,寻找罪犯。
    C.地方上的官吏拿着属于官方的兵器,执行国法,搜捕坏人。
    D.地方上的官吏拿着官府中的兵器,依据公正的法令,寻找坏人。
    26.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27.请针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23.法
    24.(1)施加
    (2)平坦
    25.C
    26.对比,突出唯有法律才能让人改恶从善的观点。
    27.认可:观点源自生活现实,有说服力;公正有效,易推广操作;符合“以法治国”的现代思想,有超越时代的经典意义。不认可:忽视对人性中的的“善”的调动而强调利益驱动,不利于真正的社会文明的养成;严刑峻法更易导致社会气氛紧张。(观点1分,分析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