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其迷惑人不亚酒色,木野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220浏览:

【原文】
    ①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其迷惑人不亚酒色,木野狐①之名不虚矣。以为难,则村童俗士,皆精造其玄妙。以为易,则有聪明才辩之人,累世究之而不能精者。杜夫子谓其有裨圣教,固为太过。而观其开阖操纵,进退取舍,奇□互用,虚实交施,或以□为夺,或因败为功,或求先而反后,或自保而胜人,【幻化万端,机会卒变,信兵法之上乘,韬钤②之秘轨也。】
    ②《棋经十三篇》语多名言,意玄着要,一言以蔽之曰:着着求先而已矣。今之势谱③,如所谓大小铁网、卷帘边、金井栏者,凡以百计。要其大意,只求制人,而不制于人而已。
    ③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始而布置,既而交战,终而侵绰,稍缓一着,则先手为彼所得,而我受制矣。先在彼者,弃子可也;先在我者,无令人有可弃之子可也。
    【注】①木野狐:围棋的别称之一。围棋棋盘虽然是木头做的,但棋局变幻多端、令人痴迷,有如妖魅灵狐一般,故称。②韬钤:韬略。③势谱:关于立势的棋谱。

【问题】
    22.在古代,【    】、【    】、【    】、【    】是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又称雅士四好。(1分)
    23.根据语境,在文中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字词:【    】、【    】(2分)
    2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棋局奥妙无穷,机会稍纵即逝,确信其中必有上乘的兵法和隐秘的韬略。
    B.棋局变化万端,机会瞬息即变,确实是蕴含了上乘的兵法和隐秘的韬略。
    C.奥妙变化无穷,最终得以改变战机,信服其中兵法的上乘和韬略的隐秘。
    D.虚实中变化万端,最终捕捉到战机,确实遵循了高超隐秘的兵法和韬略。
    25.从上下文看,第②段的表达作用是【    】。(3分)
    26.“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这句话对你有何启发?请联系自身,谈谈看法。(3分)

【参考答案】
    22.(1分)琴  棋  书  画(四空全对才给分)
    23.(2分)正、予(分别填“奇”和“夺”的反义词,意近也可)
    24.(2分)B
    25.(3分)以古今棋谱为例说明弈棋要义是“求先”“制人”(阐述本段内容1分),承接上文对棋局蕴含兵法和韬略的论述(1分),并引出下文对这两者的进一步议论(1分)。如只写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不给分。
    26.(3分)要求:能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1分),从正面或反面,对文中的观点予以评论(2分)
    例:这句话说要想制服他人,就必须抢占先手,即“先发制人”,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的“创新”,即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先手”,这也的确是一条重要的成功之道。但我以为不必事事都要占一个“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先。先发者若非胸中有伏兵百万丘壑万千,反而易先露破绽,而反制于人。(3分)
    例:“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意即纹枰对坐,先发方能制人。棋如人生,生活中也莫不如此,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果断出手,才能把握主动,成为竞争中的赢家。
    例:黑白棋子周旋之间,“求先”之目的“唯制人”,故此“求先”意指目的明确的伺机“求先”。生活中亦如此,只有纵览形势,看清对手,明确需求,冷静策略之后的出击方能“制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