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271浏览:

【原文】
    ①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
    (2)欲见谢(    )
    (3)三公九卿尽会立(    )
    (4)吾故聊辱廷尉(    )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王生让张释之跪下结袜带的理由可概括为【    】(2分)
    21.概括张释之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7.(4分)
    (1)调动,调迁,调任,调职
    (2)谢罪,请罪
    (3)会合、会聚、齐聚、聚集
    (4)故意,特意,所以
    18.(6分)
    (1)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
    (得分点:“朝”:朝见、朝拜,1分;“前”:趋前、走上前,1分,便宜事: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或利国利民的事都可以,1分)
    (2)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
    (得分点:“奈何”:为什么,1分;“廷”:在朝廷上,1分;使之,补出宾语,1分)
    19.(2分)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0.(2分)想以年老位卑之身,为张释之谋得好处,借此提高张释之的声望,使臣民敬重他的为人。
    21、(2分)恭谨待下,博学多才,体谅家人(答出2点,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后来,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张释之内心恐惧,假称生病。想要辞职离去,又担心随之招致被诛杀;要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怎么办好。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景帝道歉谢罪,景帝没有责怪他。
    王生是喜好黄老学说的处士。曾被召进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齐聚站在那里,王生是个老年人,说:“我的袜带松脱了。”回过头来对张廷尉说:“给我结好袜带!”张释之就跪下结好袜带。事后,有人问王生说:“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王生说:“我年老,又地位卑下。自己料想最终不能给张廷尉什么好处。张廷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结袜带,想用这种办法加强他的名望。”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张廷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