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吾兄之丧,将以今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950浏览:

【原文】
    ①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吾兄之丧,将以今年三月某日葬于开封,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宜。”呜呼!予虽不能铭,然乐道天下之善以传焉,况若吾子野者,非独其善可铭,又有平生之旧、朋友之恩与其可哀者,皆宜见于予文,宜其来请于予也。
    ②初,天圣九年,予为西京留守推官,是时,陈郡谢希深、南阳张尧夫与吾子野,尚皆无恙。于时一府之士,皆魁杰贤豪,日相往来,饮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后,以为笑乐,而尧夫、子野退然其间,不动声气,众皆指为长者。【注】予时尚少,心壮志得,以为洛阳东西之冲,贤豪所聚者多,为适然耳。其后去洛,来京师,南走夷陵,并江汉,其行万三四千里,山砠水厓,穷居独游,思从曩人,邈不可得。然虽洛人至今皆以谓无如向时之盛,然后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得为可惜也。初在洛时,已哭尧夫而铭之,其后六年,又哭希深而铭之;今又哭吾子野而铭。于是又知非徒相得之难,而善人君子欲使幸而久在于世,亦不可得,呜呼,可哀也已!……
    ③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敢决。【平居酒半,脱冠垂头,童然秃且白矣。】予固已悲其早衰,而遂止于此,岂其中亦有不自得者邪?
    ④铭曰:嗟夫子野,质厚材良。孰屯其亨?孰短其长?岂其中有不自得,而外物有以戕?开封之原,新里之乡,三世于此,其归其藏。
    【注】长者:重厚自尊,谓之长者。(语出《韩非子·诡使》)

【问题和参考答案】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铭之莫如子宜(    )
    (2)洛阳东西之冲(    )
    (3)思从曩人(    )
    (4)孰短其长(    )
    【17.(4分)(1)合适    (2)交通要塞    (3)从前的    (4)缩短,减少】
    18.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其弟充【以】书来请曰
    君何【以】知燕王(《廉蔺列传》)
    B.乐道天下之善【以】传焉
    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C.【以】为笑乐
    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D.而外物有【以】戕
    【以】逞寡君之志(《崤之战》)
    18.(2分)B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平居酒半,脱冠垂头,童然秃且白矣。
    【19.(3分)平日喝酒喝到一半,(他)脱帽低头,(我)突然发现(他)头顶秃了,头发斑白了。(得分点:“平居”、主语省略、“童然”)】
    20.分析文中作者两次提到张子野“岂其中有不自得”的表达效果。(3分)
    【20.(3分)主人公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作者只能以猜测的语气,写其内心的悲苦。这与作者对他的认识如“退然其间,不动声气”“外虽愉怡,中自刻苦”等表现是吻合的。以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表达作者内心的悲苦。(内容分析1分,举例1分,手法及效果1分)】
    21.清代沈德潜评论本文“叙交游聚散死生,有山阳闻笛(即怀念故友)之感,子野可铭处自见”(《唐宋八大家古文》),结合这一评论,梳理第二段写作思路。(4分)
    【21.(4分)本段先写“交游”,将张先置于贤豪之列,作者以能交到这样的朋友而得意(“适然”)。继而写朋友之间“聚少离多”,充满惋惜之情(“可惜”)。最后写好朋友陆续去世,引出深深的哀叹(“可哀”)。情感上从适然,到可惜,到可哀,极尽委曲哀婉之能事,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叙述2分,情感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