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嵇先生鑘
[明]张大复
①庆符令嵇先生鑘,清强有守。
②初试如皋,以盐使者牒,掣监仪真。故事:掣者至,燕饮月余,箧肥乃去,则藉手报使者。先生往还才六日,徒手归报。御史面誉之,心衔之矣。
③遂改知安乡。人或尤之,先生曰:“吾少贫。吾母以缝纫衣我。挟策诣熟,线溪①新故属也。后婚,当亲迎。念所著履故敝,假他鲜履著之。吾父见,让曰:‘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遽解去,蹑故履往。吾失欢上官以归,故履尚在也。”
④嗟夫!世固有为令抗御史者,自遂其性为务,至有上官所不能堪。直名高耳!嵇先生不易其志,抗御史之所不言,人莫闻知。故足重也。后补庆符,年五十七,诡引年律②以老。
⑤陶会稽曰:“先生尝云‘令威威所事也。监司部刺史,持法诇③刺以威我,故威吾所威者。五达之市,三户之校,心评口誓,其为监司部刺史多乎哉!令谨事吾民,不胜事也,其曷敢不威?’予读其言凛凛矣!”
⑥再补庆符,行诣京口,舟几覆。有巨艘拯之。其人曰:“如皋令君耶?”以其徒拜樯下。曰:“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⑦斯非自威之取效也哉?
【注】①线溪:针脚。②年律:年岁。③诇:侦察、刺探。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剧中的意思。(4分)
(1)故事:掣至者,燕饮月余( )
(2)线溪新故属也( )
(3)直名高耳( )
(4)行诣京口(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盐试着牒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B.箧肥乃去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C.有巨艘拯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世固有为令抗御史者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若耻履敝,吾耻耻敝履者
(2)德公无以报,天乃假此手于此
20.根据文意,“刺史之威”源于【 】,“自威”源于【 】。(用原文回答)(2分)
21.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嵇先生的形象,请择其一种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7.(1)按惯例、按旧例
(2)连接
(3)只
(4)到……去,前往
18.B
19.(1)你觉得鞋子破旧很可耻,我却认为以穿旧鞋为可耻的人是可耻的。
(2)(我们)感激先生的恩德却没有办法报答,上天原来是通过这件事借它的手(来让我们报答您啊)!
20.持法诇刺 谨事吾民
21.(1)对比手法。如第一段中将嵇鑘“徒手归报”与惯例中“燕饮月余,箧肥乃去”进行对比,突出嵇先生的敢于反抗官场恶俗、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行。
(2)语言描写。如第五段引用嵇先生自己谈论“令威”的话,显现出嵇先生正气凛然、以民为本的形象。
(3)侧面衬托。如文末叙述船民对嵇先生的感激,从侧面写出嵇先生谨事其民,因而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