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王昭君谢汉帝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9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作者:柳开文章ID:56282浏览:

【原文】
    待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柳开
    ①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②,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之患③,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④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②掖垣:指皇宫。③轸顾:深切顾念;侵渔:即侵夺。

【问题】
    22.“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与本文问题相同的课文是《【    】》。(1分)
    23.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    】处最恰当。(2分)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24.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交代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胡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常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25.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文帝,其写作用意是【    】(3分)
    26.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22.《谏太宗十思疏》
    23.乙
    24.A
    25.借古(王昭君和亲)讽今(北宋统治者一味妥协求和),或借题发挥
    26.(1)汉统治者将本该由大臣承担的责任加于一个弱女子身上,讽刺了汉元帝做法的荒唐。
    (2)通篇正话反说,表面上反复强调自己心存感谢,实则内心怨愤悲苦,讽刺效果更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咏潮

    【原文】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

  • 更漏子

    【原文】 更漏子 温庭筠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 北庭作 初至犍为作

    【原文】 北庭作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

  • 西陵峡

    【原文】 西陵峡① [清]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②树碧从帆底...

  • 根的神韵

    【原文】 根的神韵 张和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