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56587浏览:

【原文】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②炯:光明,明亮③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问题】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多次换韵不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B.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C.“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D.“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
    13.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14.“炯如流水涵青苹”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2.A
    13.D
    14.答案示例:二者都是先写月光再写月影。写月光都以水喻月光,以水的清澈喻示月光的明亮。写月影都以水草设喻。只是前者以“青苹”喻杏花之影,后者以“藻、荇交横”喻“竹柏”之影。二者都通过巧妙的比喻营造出明净、空灵的意境,表现出此刻安闲自适的心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