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集 > 阅读答案 >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作者:苏轼文章ID:56587浏览:

【原文】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②炯:光明,明亮③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问题】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多次换韵不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B.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C.“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D.“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
    13.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14.“炯如流水涵青苹”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2.A
    13.D
    14.答案示例:二者都是先写月光再写月影。写月光都以水喻月光,以水的清澈喻示月光的明亮。写月影都以水草设喻。只是前者以“青苹”喻杏花之影,后者以“藻、荇交横”喻“竹柏”之影。二者都通过巧妙的比喻营造出明净、空灵的意境,表现出此刻安闲自适的心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龙吟·落叶

    【原文】 水龙吟 落叶 (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

  • 题画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

    【原文】 题画 【清】蒋士铨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 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

  • 游西湖

    【原文】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

  •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原文】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① 【宋】宋庠 绿鸭东陂②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

  • 明月清泉自在怀

    【原文】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 松间明...

  • 腊梅

    【原文】 腊梅 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 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 夜来开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