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集》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江盈科文章ID:56760浏览:

【原文】
    《锦帆集》序
    (明)江盈科
    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吴王用之,红姝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3]夫君齿最少,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涘。[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挟藻见奇有如是耶?
    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1)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夕。(2)昕夕:朝暮。(3)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废阁:废弃物置。(4)摅:抒发。(5)裒次:搜集编排。梓:刊印。(6)两部鞭箠:喻上级部门的责令督促。(7)挟藻:铺张辞藻。

【问题】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矣
    B.乎
    C.焉
    D.耳
    22.下列对“锦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锦帆历史起笔,寄寓物是人非,引出下文。
    B.锦帆是袁君任职之所,袁君因此而充满自豪之情。
    C.袁君以锦帆为书名,意在寄托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D.作者祝愿袁君此书与锦帆之水一样能够永久流传。
    23.下面的句子是第③段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A.[1]
    B.[2]
    C.[3]
    D.[4]
    24.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自嘲自叹表达赞美袁君之情,语调诙谐而又曲折有致。
    B.以自己“不能有所题咏撰著”对比袁君“有所题味撰著”。
    C.以自己治所不能借文章得以传扬对比锦帆“托兹集以传”。
    D.以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与如今西施为袁君捧砚作对比。
    25.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说理的逻辑性。

【参考答案】
    21.B
    22.C
    23.B
    24.D
    25.首先,以吴王之乐与吴令之苦作对比,突出苦乐悬殊之大;接着,笔锋一转、人生与苦乐都是有限的,而只有自然山水是无尽的,以自然山水来消解人生苦乐的差异;最后进一步推断,有限的人生中,能够与无限的自然山水同样不朽的大概只有文章了。以文章不朽弥合人生与自然的矛盾。三层意思层层深入,论述文学创作的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