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叶在阅读《论语》下面一段文字时产生了疑

发布时间:2022年1月5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7284浏览:

【问题】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叶在阅读《论语》下面一段文字时产生了疑惑:难道宰我说的不对吗?父母死,守孝三年不是时间太长吗?为什么孔子要斥他“不仁”呢?放在现在,不为父母守孝三年,而在清明节祭奠父母,甚至网上祭扫不也是可以的吗?向小叶谈谈你的看法。(4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②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③,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④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②期:音jī,一年。③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④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参考答案】
    7.(4分)答案示例:(1)上文的观点是传统即创造。(1分)
    (2)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今天的社会中,传统可以根据今天的情况做一定改变。(1分)
    (3)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代的传统,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可以做一定改变,比如说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到父母坟前祭扫,甚至可以在网上祭扫。这并不是说对父母不孝,孝在心中,不一定非要遵照古代约定俗成的形式。(1分)
    (4)孔子之所以斥宰我“不仁”,是从当时的情况和孔子自身的立场考虑的,在他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子女也要为死去的父母守孝三年,仁者,亲也,这是“仁”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分)(评分说明: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违背上文的观点。也不一定很死地按点给分。一般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是:“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继承发扬“孝”的精神是必须的;但是不是简单地继承“孝”的形式;当然,“孝”需要一些仪式感、庄重感,但必须杜绝繁文缛节,杜绝严重影响正常的个人生活甚至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社会秩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创新,“孝”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广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