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实践“仁”途径是什么?孔孟对“仁”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1915浏览:

【问题】
    (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23.从第(1)段文字看,“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实践“仁”途径是什么?(2分)
    24.从(1)(2)两段文字看,孔孟对“仁”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23.(2分)圣: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各1分)
    24.(3分)孔子:仁,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也即己欲富而富人,己欲诚而诚人,己欲善而善人……以己及人,济世为人之心。(1分)
    孟子:“恻隐之心”便是“仁”,善心,其本质就是爱心;(1分)仁心是内在固有的同情心。(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