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①放:通“仿”,依照。
2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君子的人格特点。
24.对于“多怨”,有人认为是君子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也有人认为是君子对他人多怨。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23.君子以义为标准,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
24.示例一:我认为应该是君子招致来自各方的怨。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这符合孔子先义后利的观点,不讲义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指责。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是君子对他人多怨。第一句是说个人行为,那么后一句应该是直指这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孔子本身不反对逐利,但你太追逐利益,他人在我看来都有些问题,难免对他人多怨,这就不合乎义了。这是孔子的一种自我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