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分析《渔歌子(其五)》和《鹊桥仙》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年6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3277浏览:

【问题】
    22.简要分析《渔歌子(其五)》和《鹊桥仙》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差异。(6分)
    渔歌子(其五)
    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注】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唐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鹊桥仙①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②,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该词是作者晚年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
    ②严光,东汉著名隐士,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

【参考答案】
    22.(6分)张诗通过圆月、棹歌、钓车子、橛船头等意象,营造了一幅自由自在、其乐无穷的隐居画面(1分),“乐”字直抒胸臆(1分),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1分)。陆诗通过描写渔父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1分),运用反问手法突出其不肯追逐名利的清高(1分)运用典故和对比手法来表现自己晚年英雄失路、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