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①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②而授官,循名③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④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注】①程:比较。②任:才能。③循名:依据职位。④课:考察。
23.请简要概述“法”与“术”的异同。(2分)
24.请联系文段内容,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23.异:“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用以考核臣下;“法”是臣下应该遵循的,用以赏罚惩戒。同:两者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2分)
24.作者观点是治理国家,“术”和“法”缺一不可。评价:①有了“术”“法”,考核、赏罚就有了依据。②以“术”管理官员,以“法”约束百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历史的进步。③这里的“法”仅用来约束百姓,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④以“术”和“法”治理国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其历史局限性。(写出观点1分,评价写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