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
23.上述材料可能选自下列哪部著作(3分)
A.《墨子》
B.《庄子》
C.《论语》
D.《韩非子》
24.上述材料对“仁义礼信”等品质持何态度,试作分析。(3分)
【参考答案】
23.B(2分)
24.只有去掉“仁义礼信”等品质,才能达到“内圣”,不为外在的观念束缚,以至大通、同化的境界。典型的道家理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