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5.有人认为“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陆蠡《囚绿记》起到了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作者对心灵印痕的真实回忆”。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5.(共5分,表明观点1分,阐明理由4分)
【参考示例1】同意照亮民族心灵一说(1分)。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为一个爱国作家,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让我们从绿的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光明前景的希望(2分)。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愤懑之情,窥见到他渴望光明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2分)。
【参考示例2】倾向于是作者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1分)。毕竟很多文章是作家个性的彰显,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折射。文章开头选择房间时情感上对绿的喜爱轻易地击溃了对小屋居住环境的理智判断,是审美的情感战胜了实用的理智(2分)。作者意识到囚绿是自私的,这是理智的作用,但还要“囚”绿,这里近乎病态的恋绿挫败了理智。而最后,有感于绿的顽强执着而终于“释”绿,则是情感和理智得到统一的结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