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问题】
21.“牧马群嘶边草绿”这句诗在展现西北边地的景色方面,可以与北朝民歌《刺勒歌》里所描绘的“【 】”景象相媲美,都描绘了【 】的边地风光。(2分)
2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21.风吹草低见牛羊(1分) 雄壮苍凉(意思接近即可,1分)
22.许诗仅用白描手法(或细节刻画“寄寒衣”),选择典型事件,简单勾勒:桑乾河北一场夜战,半数战士丧生未归,次日清晨,亲人犹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经寄出。寥寥几笔,就把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表现出来。李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后两句描写了西北高原生气勃勃的景色: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驰骋。表达了戍边将士深沉的思乡之情,也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手法1分,情感1分,表达通顺1分)